台灣扶輪簡史
台灣在日據時期就有扶輪社,台北(RC of Taihoku)於1931年成立,高雄(RC of Takao)於1934年成立,基隆(RC of Keelung)於1937年成立,三社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停止活動。(社員大都為日本人)。
1948年,台北扶輪社在台北的前昆明扶輪社員的奔走下成立,之後,扶輪在台灣第二次播種生根發展成長情形如下:
- 1960年台灣已有12社,加上港、澳5社,奉准國際扶輪成立345地區。
- 1978年擴展為二個地區:345地區轄台灣北部30社及港、澳地區的扶輪社,346地區:轄台灣中南部40社。
- 1984年擴展增設1個地區,共有三個地區:345地區轄台灣北部與港澳地區53社;346地區轄台灣中部43社;347地區轄台灣南部38社。
- 1987年起台灣與港澳分割,台灣北部增設348地區,轄台灣北部74社;346地區轄台灣中部49社;347地區轄台灣南部47社。
- 1990年台灣北部再增設349地區,此時台灣共有四個扶輪地區:346地區轄台灣中部58社;346地區轄台灣中部58社;346地區轄台灣中部58社;347地區為轄台灣南部56社;348地區轄台北市43社;349地區轄台灣北部44社。
- 1998年台灣再增設三個地區,共有七個扶輪地區:3460地區:轄部份苗栗、台中、彰化、南投76社;3470地區:轄雲林、嘉義、台南43社;3480地區:轄大台北中西區51社;3490地區:轄台北縣、基隆、宜蘭、花蓮59社;3500地區:轄新竹、桃園、中壢及部份苗栗分區41社;3510地區:轄高雄、台東、屏東57社;3520地區:轄大台北東南區51社。(※備註:國際扶輪各地區號自1991-95年度開始增加一個0)
- 至2014年五月底止,台灣扶輪七個地區計有659個扶輪社,29,248名扶輪社員。